和球是什么?你听说过吗?这个球有什么魅力,让一群大学生着迷?
9月2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办、上海创意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和球启梦队表演赛在上海体育大学开赛,国家级教练与运动员组队对决,让在场观战的师生和附近居民,近距离感受到这项“全身皆可战”的运动的魅力。
和球的独特从场地就开始显现。两个等腰梯形构成的六边形赛场中,宽3.0米的椭圆弧形“风流眼”距地面仅0.9米,选手必须用脚踢、头顶等非上肢技术才能得分,成为最具挑战性的得分区。
每队上场需2男2女搭配,公开级和U175级(身高低于1.75米)两个组别对应不同球架高度。圆周67厘米的圆形皮球,握在手中大小适中,却能被球员用全身技法玩转。球员可运用传、垫、扣、拦、发等常规技法,更能借助脚踢、头顶、腿颠、躯干挡等非上肢动作。“四二次击球法则”规定每次进攻最多四次击球,其中上肢击球不超过两次,让比赛充满变数。女运动员直接得分的话,算得2分。
表演赛上,国家级教练一记精准脚发球穿过“风流眼”,令全场欢呼起来。有男队员跃起拦网,有女队员脚背颠球完成“二次非上肢击球”得分,将和球的灵动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互动环节同样热烈。30秒垫球挑战中,比拼控球技巧,最多者赢得纪念徽章;暂停时段的比分竞猜,猜对者有机会抽取比赛用球。赛后,观众还组队实战,在专业裁判和运动员指导下亲身体验,不少人直呼:原来和球这么有意思。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表演赛是和球科普推广的重要起点,后续将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精彩瞬间,联合社区、学校扩大宣传。这项兼具趣味性与包容性的运动,可以成为上海“15分钟体育生活圈”的新选择,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全身皆可战”的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观众中,有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体育教练员和近20名上海中小学体育老师,还有2位欧洲国际友人,他们刚刚完成上海首批和球教练员培训。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部长黄凯、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杨玲等出席活动,黄凯现场宣布“中国和球启梦队”成立,这支23人的队伍不仅是当天表演赛的主角,更将作为国家队雏形,为和球运动探索发展路径。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